舌尖上的中国:老外最喜欢的中国菜有哪些?

2022-05-03 22:25:43

用最简单的食材做最美味的食物


所谓"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"。"一方水土养一方人",讲的是适应。"民以食为天",吃是实现生存目标的首要手段。


我大中国美食主要分为四大菜系( four major Chinese cuisines):鲁菜,粤菜,川菜,湘菜。


你知道老外最喜欢的中国菜有哪些吗?

番茄炒蛋


Egg & tomato stir fry

还可以翻译为

 scrambled egg with tomato ;

 fried eggs with tomatoes ;

 tomato omelet


番茄炒蛋是以番茄和鸡蛋为主要食材的家常菜

(Home cooking;standing dish),红黄相间,色香味俱全(perfect in color, aroma and taste),营养价值丰富(a high nutritional value;of high nutritious value),还具有健脑抗衰老的作用。不仅我们中国人喜欢,在老外眼中也相当美味。


Kung pao chicken: 

宫保鸡丁



麻婆豆腐(Mapo Tofu)


宫保鸡丁

是川菜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,一般认为由清朝(Qing dynasty)四川总督丁宝桢所创,此菜源于他很喜欢吃辣椒( pepper ; chili)与猪肉、鸡肉爆炒的菜肴,他在任四川总督时创制该菜,一直流传至今survive today;pass down to now; spread so far)。


*Kung pao是广东话发音,很多中国菜的英语菜名受早期广东移民影响,都取粤语发音。不同的地方食材不一样,口味也有所差别。


The American version is sweet, not spicy: 

美国版比较甜,不辣

Chilli pepper: 辣椒

Nuts: 坚果

Cashews: 腰果

Not authentic: 不正宗

But this dish has flavors and texture that foreigners love: 但是这道菜集合了外国人喜欢的味道和口感


麻婆豆腐(Mapo Tofu)


麻婆豆腐是四川省汉族(Han;Han nationality;Han people; Han Chinese

)传统名菜之一,属于川菜系。


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(1862年)。在成都万福桥边,有一家原名“陈兴盛饭铺”的店面。店主陈春富(陈森富)早殁,小饭店便由老板娘经营,女老板面上微麻,人称"陈麻婆"。当年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,常有苦力之人在此歇脚、打尖。光顾饭铺的主要是挑油的脚夫。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一套独特的烹饪技巧,烹制出的豆腐色香味俱全,不同凡响,深得人们喜爱,她创制的烧豆腐,则被称为“陈麻婆豆腐”,其饮食小店后来也以“陈麻婆豆腐店”为名。


糖醋里脊(Sweet and Sour Pork)


糖醋里脊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,外酥内嫩,酸甜可口,在浙江菜、鲁菜、川菜、粤菜和淮菜里都有此菜,以鲁菜的糖醋里脊最负盛名。


老外很多喜欢吃甜食,喜吃肉,但不喜剔骨,所以这个菜备受青睐(take one's fancy ; catch one's fancy ; gain popularity ; highly favored)也是可以理解的啦!


北京烤鸭(Beijing Roast Duck)


北京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,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,果木炭火烤制,色泽红润,肉质肥而不腻(fat but not greasy)


明初年间,老百姓爱吃南京板鸭,皇帝也爱吃,据说(As the story goes by; It's said that)明太祖朱元璋就“日食烤鸭一只”。宫廷( court ; palace)里的御厨们就想方设法研制鸭馔的新吃法来讨好万岁爷,于是也就研制出了叉烧烤鸭和焖炉烤鸭这两种。


叉烧烤鸭以“全聚德”为代表,用宫廷的“挂炉烤鸭”(  Gualu Roasted Duck ;Roasted Duck in Stove)技术精致烤鸭,使得“挂炉烤鸭”在民间繁衍开来,而焖炉烤鸭( Menlu Roasted Duck ;duck roasted in the oven)则以“便宜坊”最著名, 所谓“焖炉”,其实是一种地炉,炉身用砖砌成,大小约一米见方左右。其制作方法最早是从南方传入北京的,特点是“鸭子不见明火”,是由炉内炭火和烧热的炉壁焖烤而成。


据说,随着朱棣篡位迁都北京后,也顺便带走了不少南京宫廷里烤鸭的高手。在嘉靖年间,烤鸭就从宫廷传到了民间,老“便宜坊”烤鸭店就在菜市口米市胡同挂牌开业,这也是北京第一家烤鸭店。而当时的名称则叫“金陵片皮鸭”,就在老“便宜坊”的市幌上还特别标有一行小字:金陵烤鸭。


春卷(spring rolls)


春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北方人也称为"春饼"。据传在东晋时代就有。那时叫"春盘"。当时人们每到立春这一天,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,加上精美蔬菜食用,故称"春盘"。


那时不仅立春(Beginning of Spring, spring begins)这一天食用,春游时人们也带上"春盘"。到了唐宋时,这种风气更为盛行。著名诗人杜甫的"春日春盘细生菜"和陆游的"春日春盘节物新"的诗句,都真实地反映了唐宋时期人们这一生活习俗。在唐代,春盘又叫五辛盘。


宋朝吴自牧在《梦梁录》中这样描述:"常熟糍糕,馄饨瓦铃儿,春饼、菜饼、圆子汤。"到了清代,富家或士庶之家,也多食春饼。


明代李时珍说:"以葱、蒜、韭、蓼、蒿、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,谓之五辛盘春卷。"以后春盘、五辛盘又演变为春饼。


清代富察敦崇在《燕京岁时记·打春》中记载:"是日富家多食春饼,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,曰咬春,谓可以却春闹也。"这样,吃春饼逐渐成了一种传统习俗( traditional custom ),以图吉祥如意,消灾去难(ward off evil spirits; scare away evil spirits)


随着烹调技术( culinary skill)的发展和提高,"春饼"又演变成为小巧玲珑的春卷了。这时它不仅成为民间小吃( Folk snack),而且也成为宫廷糕点,登上大雅之堂。在清朝宫廷中的"满汉全席"128种菜点中,春卷是九道主要点心之一。


饺子(dumplings)


饺子,又称水饺,起源于东汉时期,为东汉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创。当时饺子是药用,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( dispel cold)( Medicine)用来治病(羊肉( Mutton)胡椒( pepper)等),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。另说:春秋时期(Spring and Autumn period ; Chunqiu period)的水饺在东夷地区薛国(今山东滕州)墓葬中发现,说明这种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美食,很可能最早源于(derive from)我国古代的东夷地区。


馄饨(wonton)


过去老北京有"冬至馄饨夏至面"的说法。相传汉朝时,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,百姓不得安宁。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,十分凶残。百姓对其恨之入骨,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,取"浑"与"屯"之音,呼作"馄饨"。恨以食之,并求平息战乱,能过上太平日子。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,所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。



馄饨皮较薄,煮熟后有透明感。亦因此薄厚之别,等量的馄饨与水饺入沸水中煮,煮熟馄饨费时较短;煮水饺过程中另需加入3次凉水,经历所谓'三沉三浮',方可保证煮熟。


馄饨重汤料,而水饺重蘸料。


中国北方等地通常称为馄饨,四川俗称抄手,皖南称为"包袱",江西俗称清汤,也有地方称为包面和云吞,福建俗称扁食、扁肉,肉馅一般是用槌敲打而成,皮是面皮。


炒面(Chow Mein)


炒面是用植物或者动物的油脂将小麦、糜子、青稞等面粉炒熟,这样在食用的时候用热的汤水一冲或搅拌就可以食用。朝鲜战争时期,。


京津地区,有一种食物叫做油茶面,是把小麦粉等用植物油炒至金黄,食用时先加少量水搅拌成糊状,再用开水冲开。讲究的可以加入各种添加料,如白糖、蜜饯(杏干、葡萄干等)、核桃仁、芝麻、瓜子、等等。 用糜子面制作的类似食物称为“茶汤”。


在山西、内蒙古的部分地区(主要是晋语区),炒面是用莜面炒出来的山东炒面。莜面比小麦面粉热量高。


北方回民的茶汤是用牛骨髓的油炒出来的,更香,但热量高。


藏族人吃的糌粑是把青稞谷粒磨粉炒熟,食用时加酥油茶或清茶用手捏成坨。


面茶与茶汤的区别:茶汤是用熟糜子面开水冲制而成,加入红糖、白糖、青丝红丝、果脯、果仁等,为甜品;面茶用生糜子面熬制成粥状,撒上芝麻盐与麻酱后食用。


甘肃省张掖地区,有一种食物叫炒面,通常是把小麦粉、杏仁粉放在平底锅里干炒,不断的搅拌将面粉炒熟,食用时可放糖或盐干食(小孩子特别喜欢)或者可冲水做茶喝。


炒饭(Fried rice)


网络传说炒饭的发明和李鸿章有关。但实为误传。什锦炒饭只是清末人士,而炒饭历史悠久,譬如我国著名的扬州炒饭,在隋朝时期早已成形。而扬州炒饭脱胎自碎金饭,即蛋炒饭,相传源自隋朝越国公杨素爱吃的碎金饭,就更加说明了炒饭出现的时期在更早以前。炒饭是古代东亚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自然形成的做饭方法,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。


哈哈哈

是不是看的快流口水啦!

小编看着都觉得饿了


持续关注哦

后面的内容更精彩
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