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汉全席一顿多少钱?什么动物的面子最值钱?鱼和熊掌为何不可兼得?聊聊舌尖上的《山海经》,品品神秘宫廷菜.

2022-08-02 01:26:29






葵菜韭菜荷花鲜,

桃树杏树李子甜。

山南海北走一遭,

五谷六畜食为天。

让我们聊聊山海经里的美味食材,

美味的荤菜。



音频转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《藏也藏不住》节目




中国有一个妇孺皆知的,大家都熟悉,但估计都没吃过,或者至少说是没有吃全了的席——满汉全席


大家从相声里听了无数次这个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第一大席的菜名:

蒸羊羔儿、蒸熊掌、蒸鹿尾儿、烧花鸭、烧雏鸡、烧子鹅、炉猪、炉鸭、酱鸡、腊肉、松花、小肚儿、酱肉、香肠、什锦酥盘儿、熏鸡白脸儿、清蒸八宝猪、江米酿鸭子、罐儿野鸡、罐儿鹌鹑、卤什件儿、卤子鹅、山鸡、兔脯、莱蟒、银鱼、清蒸哈什蟆……


吃顿满汉全席多少钱?


有史料可考,据《大清会典》和《光禄寺则例》记载。康熙以后,由光禄寺承办的满席分六等。

满席,就是满汉全席当中,满族菜的部分。也就是说,顶多是这半套席面。

一等满席,每桌价银八两,一般用于帝、后死后的随筵(皇帝、皇后还有太后办白事时候的宴席,8两一桌)。

二等席,每桌价银七两二钱三分四厘,一般用于皇贵妃死后的随筵(皇贵妃办白事,七两多,也差不多多少,相当于打了个九折,优惠价儿)。

三等席,每桌价银五两四钱四分,一般用于贵妃、妃和嫔死后的随筵。

四等席,每桌价银四两四钱三分,主要用于元旦、万寿、冬至三大节贺筵宴,皇帝大婚、大军凯旋、公主或郡主成婚等各种筵宴及贵人死后的随筵等。

五等席,每桌价银三两三钱三分,主要是用于招待外来的贡臣的馔宴。

六等席是最末一等,每桌价银二两二钱六分,主要用于赐宴经筵讲书,衍圣公来朝,越南、琉球、暹罗、缅甸、苏禄、南掌等周边的一些国家的使节。

汉席分一二三等及上席、中席五类,主要用于临雍宴文武会试考官出闱宴,实录、会典等书开馆编纂日及告成日赐宴等。

清朝的物价算,最上等的满汉全席,8两银子,而清乾隆年间,北京西城区,太平湖东边,也就是今天新街口附近,一套小四合院,7间半的房子,85两银子。摆十桌饭就能吃掉新街口一个四合院,按现在的物价十桌饭一个亿,一桌饭轻轻松松一千万!






满汉全席这是清朝的宫廷菜,有很多我们今天还能吃得到,比如老北京小吃,驴打滚、艾窝窝这些。

为什么满汉全席,就只能在影视作品、文艺作品里才能见到,现实生活中见不到了呢?

价格不是问题,很多人还是吃的起的,那为什么会失传呢?

关键的原因是,满汉全席里很多菜的食材,特别是北方菜的一些肉类食材,他用的都是山珍,野兽。放现在,净是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,你还别说吃了,就是看咱都得去大一点儿的动物园看去。随便举个例子,有一个宫廷菜,叫红油扒犴鼻。


犴鼻?这动物存在吗?


山海经里有记载(中山经的第九次,中次九经的风雨之山这一节):


又东一百五十里,曰风雨之山,其上多白金,其下多石涅,其木多棷、椫,多杨。宣余之水出焉,东流注于江,其中多蛇。其兽多闾、麋、麈,多豹、虎,其鸟多白鷮。

再向东一百五十里的地方叫风雨山,山上盛产白银矿石,山下盛产石涅,山中的树木以棷树、椫树为主,还有很多杨树。宣余河从这里流出,向东流注入长江。河水中有很多水蛇。山中的野兽以山驴、麋鹿、驼鹿居多,以豹、虎为主,鸟以白鷮为主。


这种叫犴的动物是什么呢?其实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麈(音同主),清代吴任臣注解山海经,写到这个麈的时候,就引经据典,说了这样一段话:


[吴任臣注] 《名苑》云:“鹿大者曰麈,群鹿随之,视其尾为准。其尾能辟麈拂毡,则不蠧。”《急就篇》注云:“似鹿,尾大而一角,谈说者饰其尾,执之以为仪。”《逸周书》:“武王狩禽,麈十有六。”《华阳国志》云:“郪县宜君山出麈尾。”《恩平郡谱》曰:“麈谓之荒鹿,谓之擢。”


麈在上古时数量非常多,其实不仅是这些古籍,山海经自身的记载也非常丰富,除了这个风雨之山,山海经里,中山经的纶山、美山、崃(来)山、即谷之山,大荒南经里的有荣山,大荒北经里的有人名曰大人,以及海内经里的西南有巴国,这些章节里也都有关于麈的记载。所以可想而知,在先秦,在上古时代,这个麈确实分布非常广泛。

红油扒犴鼻,这犴之所以名贵,是因为它稀缺,山海经和其它古籍当中记载的麈就是清代满汉全席里的名贵食材犴。可上面又说了这麈可一点都不稀奇,恨不得漫山遍野都是。这不矛盾了吗?

吴任臣之所以没有写麈就是犴,是因为他只见到了古籍里的麈,却没有见过清代的犴。所以他并不知道这两种东西,其实是一种动物,它就是驼鹿。






这种最大的鹿科动物,在中国,乃至整个北半球,上古时期,数量特别多。举个例子,熟悉美术史的朋友们肯定都知道,欧洲的岩画,世界美术史的发轫,岩画上有很多人类的捕猎图,这捕猎图里捕获的动物除了野牛,就是驼鹿。

这种动物太美味了,以至于后来被吃光了。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,野生的驼鹿,也就是清朝人所说的犴,满语又叫罕达罕,这种动物基本上野外灭绝了。所以驼鹿在清朝是相当珍贵的。而这里说的这个驼鹿的鼻子,犴鼻,其实不是鼻子,而是驼鹿的脸。老百姓吃扒猪脸,皇上吃扒驼鹿脸。

所以8两银子一桌的满汉全席,吃的都是这东西。写山海经广注的吴任臣之所以认不出古籍里的麈就是清朝的犴,主要是因为他就是翰林院检讨,虽然有学问,但实在不是大官。这基层的知识分子,没吃过满汉全席,所以只认识古籍,却没认出古籍里的动物就是皇上餐桌上的大餐。


再说一道满汉全席里的主菜,也是耳熟能详的一道名菜:蒸熊掌。

山海经里关于熊的记载不少,而且山海经里面的熊有两种,一种叫熊,一种叫罴。那据我考证,这个熊呢,指的是熊科熊亚科熊属棕熊种,也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棕熊。而罴呢,指的是棕熊属西藏棕熊亚属中的马熊,也叫西藏棕熊。具体说山海经里什么地方有关于它们的记载,这个加一块儿有好几十处,太多了,咱就不一一举例了。大家如果感兴趣,可以看看原著。







蒸熊掌是典型的满族菜,所以可见蒸熊掌用的食材,是棕熊,也就是山海经里说的熊,而不是罴。

《孟子·告子章句上》说到:鱼,我所欲也,熊掌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


难道孟子也爱吃蒸熊掌?


孟子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,不是为了说自己爱吃蒸熊掌胜过爱吃烤鱼。人家的意思主要在后面两句。生亦我所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生命是我所追求的,大义也是我所追求的,当这两种东西只能择其一时,那么我会舍弃生命而坚持大义。

不过呢,孟子既然用鱼和熊掌比喻生命和大义,并且认为大义重于生命,恐怕还真是从侧面肯定了蒸熊掌比烤鱼更贵更好吃。但问题是,别管孟子怎么说了,今天烤鱼咱随便吃,熊掌就算了。这是基本的法律常识,也是基本的生态道德,保护珍惜的野生动物,特别是保护濒危野生动物。

有一个动物,满汉全席里有,山海经里也有,我跟你说,这个东西咱们现在还能随便吃,吃得起,不违法,而且营养又美味啊。最后再说一个菜:清蒸哈什蟆。


哈什蟆?这又是什么鬼啊?


把中间那个什字去了,这种动物就显露真容了:蛤蟆!







这种动物在山海经的北次三山·绣山和中次六经·橐(驮)山中都有记载,这就是今天咱们说的蛤蟆、田鸡。当然了,这满汉全席里的清蒸哈什蟆不能是一般的田鸡。这种田鸡呢,本草纲目里叫"山哈",别名哈士蟆,武侠小说里总提到有个大补的补药,雪蛤就是它。

这雪蛤补虚润肺、强身健体,绝对是集食、药、补为一体的纯天然绿色佳品。据清史《辽丛书》记载:"哈士蟆形似田鸡腹有油如粉,可做羹,味极美,唯兴京一带有之,也就是今天抚顺东部有,又称红肚蛤蟆;先人用其祭祖,后成为宫廷贡品,被誉为八珍之首。

而这个哈什蟆,现在正式的科学命名叫中国林蛙。就产在东北的长白山山区,是东北特有的蛙种,现在也有养殖。所以以后如果对大家想吃满汉全席里的山珍,可以试试。


《山海经》里除了吃,还有很多好玩的事情。

想了解更多有趣的资讯,欢迎8月26日来现场约会刘滴川,幸运者还能抽中刘滴川亲笔签名《山海经校诠》一套!


活动报名咨询电话:15300083784   

报名时间:每天9:30-18:00

(8月25日10:00截止)






 

《 山海经校诠》

作 者:刘滴川

作家出版社

高高国际 出品




 



 


刘滴川


青年学者、诗人、撰稿人、主持人,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,北京大学艺术学院,硕士。长期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《诗遇见歌》节目(文学赏析)撰稿、《藏也藏不住》节目(历史文化脱口秀)主持人、撰稿,2016年《诗遇见歌》节目第二季“归来吧,。














将我的爱,送给你碰巧遇到的任何孩子们。

——刘易斯·卡罗尔









进入天猫”高高图书专营店“购买

当当、京东、亚马逊直接搜索书名购买

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