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走了,也再也不会回来了丨旧时风骨

2022-06-13 00:28:05


>>>你们应该猜得到这篇文章的主题

可你们,也猜不全<<<

封面上这几个人。

你都认识吗?


四双神采奕奕的眼,四位精神矍铄的老人。


左一,饶宗颐,中国敦煌学的开创者之一。钱钟书说他是旷世奇才,季羡林说他是心目中的大师,金庸说有了他,“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”。今日凌晨在香港离世,一代通儒,百岁情怀。他说过“我有一个中华复兴的梦。”


右一,余光中,一生从事诗歌、散文、评论、翻译,自称为自己写作的"四度空间"。梁实秋说他“右手写诗,左手写散文,成就之高,一时无两”,2017年12月14日高雄医院。他说:"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","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",他曾想到生命的终结是返乡,可以满足地睡去。


右二,周有光,“汉语拼音之父”,他的妻子说他“有光一生,一生有光”。2017年1月14日,周有光与世长辞。他穷尽一生,让世界认识中国!他说“我不是汉语拼音之父,我是汉语拼音之子。”


左二,李佩,“两弹一星”元勋郭永怀的遗孀,。她的胃曾装过胡适家的肉菜、林家翘家的饺子、,那个时候,厨艺很差的周培源只有洗碗的份儿。2017年1月12日凌晨,李佩先生辞世。钱、年龄对她而言,都只是一个数字。一个连孤独都不惧怕的人,还惧怕死亡吗?


《冰点周刊》说,“对这样的老人,我们经常是‘抢救式采访’。”

他们走了,也再也不会回来了。

我在摘要说,这篇文章可以读得很快,也可以读得很慢。

最快的办法是只读正文,到这里往下不远就是文末。

再慢一点呢,你可以阅读下面这些我寻找到的几位先生生平相关的精彩文章,每个数字都是一篇,它们值得一阅,也能告诉你他们到底是谁。


1   2  3  4  5  6  7  8  9  10  11  12


还有一种最慢最慢的办法——

我们一起走在中华文化、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,以心为眼,探寻古旧人间,秉着文明不灭的火炬,让黄河的血液同文化的骨肉代代相传。


于是又回到了《听听那冷雨》,“杏花。春雨。江南。六个方块字,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。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,变来变去,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,美丽的中文不老,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。”


于是又回到了多年以前,“中国有礼仪之大,故称夏;有章服之美,谓之华。”梁启超说“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”,说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!


相片会由彩色变成黑白,可文明永不褪色。


读得最慢的这种也许需要一生,像封面里的四位一样。汐音社愿与君一道,行于此途,高歌纵酒,泼墨挥毫,倾心与力,守护这文明未央!

这个时候,微信娘在听《十二风华鉴》,你要一起吗?


图片丨网络

编辑丨轩辕

协力丨骢珑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