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为反对而反对”错在哪里?

2022-07-31 04:18:42

 

《新青年》编辑部同仁之间,常有争执,在早期,不是基于政治立场,而是基于思维和性情。我们要说的这一次,事关张厚载。1918年,北京大学法科政治系四年级学生张厚载,以“豂子”之名,致信《新青年》,谈“新文学及中国旧戏”,对杂志不无质疑。胡适、钱玄同、刘半农、陈独秀分别答复,态度不一。胡适温和,钱玄同等极端,因而内部先乱。杂志出版以后,钱玄同致信胡适,认为胡适“对于千年积腐的旧社会,未免太同他周旋了”,“平日对外的议论,很该旗帜鲜明,不必和那些腐臭的人去周旋。老兄可知道外面骂胡适之的人很多吗?你无论如何敷衍他们,他们还是很骂你,又何必低首下心,去受他们的气呢?”


胡适的回信,今天读起来有点拗口:

 

我所有的主张。目的并不止于“主张”,乃在“实行这主张”。故我不屑“立异以为高”。我“立异”并不“以为高”。我要人知道我为什么要“立异”。换言之,我“立异”的目的在于使人“同”于我的“异”。(老兄的目的,惟恐人“同”于我们的“异”;老兄以为凡赞成我们的都是“假意”而非“真心”的。)故老兄便疑心我“低首下心去受他们的气”。

 

据《胡适来往书信选》,谈到立异的目的,胡适还有一条注释:“正当的‘立异’皆所以‘求同’。”这恰是关节所在。


为什么要立异?胡适与钱玄同的答案正好相反:前者为了求同,后者则唯恐求同,至少不求张厚载辈赞同,“我们做《新青年》的文章,是给纯洁的青年看的”,张厚载是林纾的弟子,林纾这一派人物,被钱玄同骂作“桐城谬种,选学妖孽”,以师视徒,显然不够纯洁。说起来,钱玄同不免有些为立异而立异的意思,其初衷,端在要当异端,一旦成为社会的主流,事与愿违,反而不知所措。


这则让我想起时下流行的一种姿态:为反对而反对。我们都见过,有人逢自由必反,有人逢体制必反,有人逢中医必反,有人逢美国必反,有人逢韩寒必反,有人逢方舟子必反,这样的反对,虽不可取,终归还是有的放矢。还有一种人,完全为反对而反对,他们的出发点,不在反对的对象,而在反对的姿态;甚至他们并不知自己在反对什么(正如不知自己在追求什么),而是借反对的姿态,表现自己与众不同、独树一帜,抑或仅仅是一种情绪的发泄。


金庸《天龙八部》书中有一位怪人,名叫包不同。由其名可知其人嗜好唱反调,他的口头禅便是“非也非也”。第十三章“水榭听香,指点群豪戏”,包不同出场,只闻其声不见其人,“人没到,‘非也非也’已经先到了”。无论你说什么,他都要“非也非也”,与你抬杠。王语嫣叫他出来打发恶客,他却避而不见,任凭诸女置身险地;段誉夸他言之有理,他也得抢白一番:“并不是我的话说得有理,而是实情如此。段兄只说我的话有理,倒似实情未必如此,只不过我能言善道,说得有理而已。你这话可就大大不对了。”这位包三先生,可谓为立异而立异、为反对而反对的代表人物。


现实之中,不乏案例。我有一位朋友,智商奇高,言谈举止每每放荡不羁、出人意表,有时竟达到了耸人听闻的地步。譬如他与人争论计划生育,众人皆表反对,认为这一政策剥夺了国人的生育权,理当尽早废黜,唯有他竭力论证计生的合理性与必要性,结果被骂得狗血淋头,连累祖宗十八代一同受难。事后他对我说:我有那么傻么,会支持计生?我就是看不惯那帮人真理在握的嘴脸。那一脸自得,令我无言以对。我原本想问:你所鼓吹的观点,恰与本心相违,这样的反对,有什么意思?想了想,终未出口。我大致能猜出他的答案:反对本身,就是意思。他把反对当成了智力游戏,这也许便是聪明绝顶之人的乐趣与寂寞。


其实不难发现,为立异而立异对说理的伤害,为反对而反对对争论的伤害。说理旨在说服他人,立异则在突出自己,甚至生怕人家来附和、认同(认同者一多,“异”化为“同”,还谈何立异,谈何异于俗流);争论的第一步,在于达成共识,为反对而反对,则流于姿态和意气,根本不顾什么共识,甚至连共识都要反对。所以说,为立异而立异不是说理,而是对说理的消解,为反对而反对不是争论,而是对争论的消解。


为立异而立异,为反对而反对,不仅会伤害他人,还将反噬自身:一是使人浅薄,这样的立异与反对,说到底只是一种固执的姿态,形式的意义大于实质,纠结于此,只能浮于表象;二是使人封闭,立异者为了维护其异于他人之处,自然不能接受他人的批评意见,从而导致了自己的孤独与孤立,就像一根扎在高处的旗杆,一时飘摇,终将衰朽;三是使人偏颇,以钱玄同为例,他为立异而立异,而非为求同而立异,本身便远离了正道,沦为偏颇之举,他嘲讽、谩骂张厚载,所依托的正是陈独秀的名言:“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,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。”这已经不是偏颇,而是专断。


所幸,仅过两年,钱玄同便醒悟过来,“求同”于胡适。1920年9月25日,他致信周作人:“仔细想来,我们实在中孔老爹‘学术思想专制’之毒太深,所以对于主张不同的论调,往往有孔老爹骂宰我,孟二哥骂杨、墨,骂盆成括之风。其实我们对于主张不同之论调,如其对方面所主张,也是二十世纪所可有,我们总该平心静气和他辩论。”


还有擅长“非也非也”的包不同,他最后一次提出反对,却非为反对而反对,而是为道义而反对。迷失于复国梦的慕容复,拜四大恶人之首、“恶贯满盈”段延庆为义父,投身大理门下,作为慕容氏家臣的包不同,怒斥他的公子爷不忠不孝不仁不义,“不义”一节尚未说完,便被慕容复一掌打死。直到死前那一刻,他才成为一个真正的反对者。

 

2015年5月13日



延伸阅读:

“你说他不行,你行你上啊”错在哪里?

哪些人最喜欢跑题?
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内古风音乐联盟